“近年来,山西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开源体系建设总体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在开源生态构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日,山西省工信厅厅长潘海燕在开放原子“园区行”(太原站)活动上说。本次活动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委会联合主办,以“开源赋能,协同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政府领导、行业专家、高校学者及百余家重点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开源技术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价值,展示开源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丰硕成果。
潘海燕指出,山西省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2024年,山西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4%,高出全国行业增速(9.3%)3.1个百分点,在全省14个服务业门类中增速最快;软件从业人员数量接近2万人,为开源发展储备了一支较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煤炭、电力、汽车制造等行业领域广泛应用了开源软硬件技术,产生了一批优秀软硬件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
此外,山西省开源应用场景丰富,大力推动5GOB哈希游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智慧矿山、一键炼焦、灯塔工厂,这些探索和实践都为开源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同时,山西加快建设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推进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数字化。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程晓明表示,基金会致力于打造“以开发者为本的开源项目孵化平台、科技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战略定位,孵化多个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的基础软件项目。他希望促进产业间深度协同创新,推动更多生态场景应用开源技术,让实际需求反哺开源生态发展,通过开源赋能千行百业。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软件所副所长辛晓华分享了企业开源的实践路径。一是参与开源社区代码贡献,尤其是参与国家开源根社区的贡献。二是贡献开源项目,打造全社会数字公共品,实现共赢。三是开放应用场景,给国内开源项目实战锻炼的机会。
活动现场,来自电力、矿山、物联网、能源、政务等领域的头部企业,通过案例分享呈现了开源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实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